什么是肝纖維板層癌?【廈門高尚醫(yī)學影像】
什么是肝纖維板層癌?肝纖維板層癌是一種少見的肝臟惡性腫瘤,好發(fā)于青少年和壯年,男女均可發(fā)生,但婦女多見,它與肝硬化、HBV感染和酒精無關,甲胎蛋白正?;蜉p度升高,腫瘤通常單個巨大(可達1200g)可有包膜,近半數(shù)以上的患者病灶位于肝左葉,切面呈多結節(jié)狀。本病因腫瘤生長緩慢,以手術治療為主,預后良好。
肝纖維板層癌有什么癥狀?肝纖維板層癌應該看什么科室?
肝纖維板層癌比較常見的癥狀有黃疸、厭食、右上腹痛、腹脹。
LC常發(fā)生于5~3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,偶見于中老年人。肝纖維板層癌的表現(xiàn)為腹部不適、腹痛、腹脹、乏力、厭食、體重減輕。2/3的病人可觸及腹塊,黃疸較少見。上述癥狀和體征在診斷前平均11個月即已出現(xiàn),比一般肝細胞癌早2.8個月。
肝纖維板層癌患者可前往專業(yè)正規(guī)醫(yī)院的外科、肝病科、肝膽外科科室進行診斷及治療。
肝纖維板層癌如何診斷?嚴重程度怎么判斷?
1、臨床表現(xiàn)
FLC常發(fā)生于5~3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,偶見于中老年人。腹部不適、腹痛、腹脹、乏力、厭食、體重減輕是常見主訴。2/3的病人可觸及腹塊,黃疸較少見。上述癥狀和體征在診斷前平均11個月即已出現(xiàn),比一般肝細胞癌早2.8個月。并發(fā)癥:病人肝纖維板層癌的診斷可出現(xiàn)乏力、食欲缺乏、消瘦等。
2、實驗室檢查
(1)肝功能檢查:如ALT、ALP及血清膽紅素可有輕度到中度升高;少數(shù)FLC病人(10%)血清AFP升高,約14%的病人HBsAg陽性。
(2)腫瘤標志物:常有助于肝纖維板層癌的診斷。如血清不飽和維生素B12合力、維生素B12度及血漿神經(jīng)緊張素、CEA等常升高。
3、影像學檢查
(1)平片可見腫瘤內有鈣化灶。
(2)超聲檢查可顯示腫瘤內有均質和纖維化的特點,均質的強回聲團塊和由鈣化導致的強回聲后方聲影是其典型特征。
(3)cT增強掃描顯示纖維層癌密度顯著增強。
(4)血管造影檢查顯示為多血管團,著色顯著,在毛細血管期??梢婇g隔。
(5)核素顯像示放射性缺損。
4、病理檢查
FLC多發(fā)生于無硬化的肝,H—E染色肝纖維板層癌的檢查可見瘤細胞漿內有豐富的強嗜酸性顆粒。膠原纖維和纖維母細胞平行,排列呈板層狀包繞巢狀、索狀或片狀分布的瘤細胞群。瘤細胞較大,呈立方或多角形,胞漿豐富,呈強嗜酸性,核仁明顯,瘤組織內血竇豐富。
5、診斷年輕病人,特別是女性病人出現(xiàn)上述癥狀和體征,應針對性地做一些相關的檢查,組織學檢查可明確診斷。FLc應與普通型的肝細胞肝癌、肝局灶性結節(jié)性增生、肝腺瘤及轉移性肝癌相鑒別。
6、鑒別診斷肝局灶性結節(jié)性增生診斷較困難,但影像學檢查可幫助與肝纖維板層癌鑒別。局灶性結節(jié)性增生的超聲、CT均可發(fā)現(xiàn)肝占位,但核素顯像提示攝取過度或正常攝取,而FLC則為放射性缺損。肝腺瘤主要見于有口服避孕藥史的育齡婦女。99mTC—PMT延遲顯像提示肝腺瘤呈強陽性。病理檢查可作出明確診斷。但FLC的鑒別診斷有時較困難。尚須借助電鏡和組織化學染色來進一步明確肝纖維板層癌的診斷。繼發(fā)性肝癌有原發(fā)癌病史或證據(jù)。超聲圖像上主要表現(xiàn)為多個類圓形病灶,腫塊較小時低回聲多見,腫塊大時則多為高回聲。CT圖像上表現(xiàn)為多個類圓形或不規(guī)則的低密度病灶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肝纖維板層癌有什么癥狀?肝纖維板層癌如何診斷?”的相關事項,希望可以幫到您。
(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)
相關閱讀: